丘墟穴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之一,具有疏肝利胆、通经活络、缓解疼痛等作用。该穴位位于足部外踝前下方,常用于中医针灸或按摩治疗相关疾病。
1、穴位定义
丘墟穴属于足少阳胆经的原穴,在中医理论中具有调节胆经气血的作用。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因此该穴位对胆腑功能异常引起的症状有较好的调理效果,如胁痛、口苦等。
2、穴位定位
该穴位位于足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取穴时可沿外踝前缘垂直线与下缘水平线交叉点,在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的位置即为丘墟穴,左右双足各有一穴。
3、功效作用
刺激该穴位可缓解胆绞痛、下肢麻痹等症状,对偏头痛、目赤肿痛、颈项强痛等头面部疾病也有辅助治疗效果。现代研究显示,针灸此穴能调节胆囊收缩功能,改善胆汁排泄,常用于胆石症、胆囊炎等胆系疾病的辅助治疗。
进行穴位按摩时建议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3-5分钟,出现酸胀感为宜。若需针灸治疗,应由专业中医师操作,避免自行针刺以防感染或损伤血管神经。胆系疾病患者除穴位治疗外,还需配合饮食调节,避免高脂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