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样真菌孢子检出通常意味着样本中存在真菌,可能是正常定植,也可能提示感染。常见原因包括生理性定植、念珠菌性感染或其他真菌感染,需结合症状和临床判断。
1、生理性定植
人体皮肤、口腔或阴道等部位可能存在少量酵母样真菌定植,属于正常菌群的一部分。若免疫力正常且无不适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
2、念珠菌性感染
白假丝酵母菌过度增殖可能引发感染,如阴道炎表现为分泌物增多、豆腐渣样白带,口腔感染可见白色假膜。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栓剂、氟康唑胶囊或制霉菌素片等抗真菌药物治疗。
3、其他真菌感染
少数情况下可能为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致病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此类感染需通过菌种鉴定明确类型,可能需延长抗真菌疗程,如使用伊曲康唑胶囊或两性霉素B注射液等。
若检测出酵母样真菌孢子且伴随红肿、瘙痒、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真菌培养、药敏试验等检查。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冲洗阴道,以免破坏菌群平衡加重感染。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