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流产是指受精卵成功着床后,在超声检查尚未发现孕囊时,胚胎停止发育并自然排出体外的现象,属于早期妊娠丢失的一种形式。
1、胚胎染色体异常
约50%的生化流产与胚胎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有关,例如三体、单体等遗传缺陷,这是人体自然淘汰机制的表现。
2、母体内分泌异常
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孕酮分泌不足,会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未控制的糖尿病,也可能干扰胚胎正常发育。
3、子宫解剖因素
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宫腔粘连等结构异常,以及黏膜下肌瘤等占位病变,可能阻碍胚胎正常着床和发育。
4、免疫调节失衡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引起胎盘血管血栓形成;母体对胚胎抗原的过度排斥反应也会导致妊娠失败。
5、感染因素
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炎症,TORCH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可能直接损害胚胎发育。
发生生化流产后,建议间隔1-3个月经周期再尝试受孕。若连续发生两次及以上,需进行系统检查包括夫妇染色体分析、宫腔镜评估、抗磷脂抗体筛查等。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孕前3个月补充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