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是心肺复苏术的英文缩写,属于一种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其核心目的是通过人工方式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后续专业救治争取时间。
CPR的操作通常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关键步骤。胸外按压需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垂直按压患者胸骨下半部,深度约5-6厘米,通过机械挤压帮助心脏维持泵血功能。人工呼吸则是在保持气道开放的前提下,向患者肺部吹入气体以补充氧气。这种方法适用于突发性心脏骤停、溺水、窒息等原因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的危急情况。实施前需快速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反应和自主呼吸,并确保施救环境安全,患者需仰卧于坚硬平面,施救者需正确摆放双手位置以避免肋骨骨折等并发症。
建议普通民众在发现疑似心脏骤停患者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早开始CPR操作。若现场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按照设备提示配合使用。由于CPR操作存在一定技术规范,建议公众定期参加红十字会等机构组织的急救培训,掌握正确的按压手法和呼吸比例,这有助于提升抢救成功率并降低操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