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脾虚便秘如何缓解?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脾虚便秘的缓解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饮食调整、艾灸疗法、运动调理以及生活习惯调整。这些方法需结合个人体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1、中药调理

脾虚便秘多因脾胃运化失调,可遵医嘱使用健脾益气类中药改善肠道功能。常用方剂如四君子汤能补气健脾,参苓白术散可祛湿止泻,麻子仁丸则兼顾润肠通便。需由中医师辨证后开具个性化处方,避免自行配伍。

2、饮食调整

每日饮食可增加山药粥、小米南瓜粥等易消化食物,山药所含黏液蛋白能保护胃黏膜,小米富含B族维生素可促进消化。适量添加黑芝麻、松子仁等含油脂的坚果,既能润肠又不滋腻碍脾。需避免冰淇淋、肥肉等生冷油腻食物加重脾虚。

3、艾灸疗法

选取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和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进行隔姜灸,每次15-20分钟。艾草的热力透过生姜渗透穴位,能温补脾阳、促进肠蠕动。建议每周3次,持续1个月观察效果,注意防止烫伤。

4、运动调理

每天晨起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招式,通过肢体拉伸带动膈肌运动,间接按摩肠道。饭后1小时可进行揉腹操,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50圈,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结肠集团蠕动。

5、生活习惯调整

建立卯时(5-7点)排便生物钟,此时大肠经当令最易产生便意。如厕时配合提肛运动,吸气时收缩肛门3秒后放松,重复10次能增强盆底肌力量。睡前用掌心以2N力度按压天枢穴(脐旁2寸),每次5分钟可调节肠道气机。

脾虚便秘患者需注意避免滥用大黄、番泻叶等攻下药物,这些虽能短期通便,但长期使用会损伤脾胃阳气。建议记录每日排便情况和大便形态,治疗期间每2周复诊调整方案。若出现便血、持续腹痛或体重下降等情况,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