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短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若长期存在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处于高海拔地区时,人体耗氧量增加或氧气供应不足,可能导致气短。这种情况通常为一过性,适当休息、调整呼吸或适应环境后可缓解。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
2、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发作时气道痉挛、黏膜水肿会导致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气道狭窄和肺组织损伤,易出现持续性气短;肺炎引起的肺泡炎性渗出也会影响气体交换。这类疾病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一般需遵医嘱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吸入粉雾剂、氨茶碱片等药物治疗。
3、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可能引发肺瘀血和缺氧性气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缺血会导致活动后气促;心律失常会影响血液循环效率。这类情况可能伴随胸痛、下肢水肿,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硝酸甘油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若气短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建议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测、心电图、胸部CT等检查。注意避免吸烟、接触粉尘等诱发因素,有基础疾病者需规律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