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脉搏通常为每分钟60~100次,但具体数值可能因年龄、体质等因素存在个体差异。脉搏频率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若超出正常范围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年龄是影响脉搏的重要因素。新生儿脉搏较快,可达120~140次/分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慢,1-3岁儿童约100~120次,学龄期儿童降至80~100次。体质差异也会导致脉搏变化,运动员因心脏泵血功能较强,静息脉搏可能低至40~50次仍属正常。体力活动会暂时加快脉搏,剧烈运动时可达到160次以上,休息后能自行恢复。
测量时应保持平静状态,采用正确手法在桡动脉处计数1分钟。若持续出现脉搏>100次/分钟(心动过速)或小于60次/分钟(心动过缓),特别是伴随胸闷、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定期进行心肺功能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