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70%-80%。它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可侵犯周围组织并通过淋巴或血液转移至其他器官。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癌细胞突破导管基底膜向周围乳腺组织浸润,形成不规则肿块。其恶性程度与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低分化者侵袭性更强。临床上常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皮肤橘皮样改变或乳头溢液,部分患者可通过乳腺X线摄影发现微小钙化灶。确诊需依靠空芯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测可明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HER-2状态以指导治疗。
建议40岁以上女性定期进行乳腺筛查,发现乳房异常应及时就诊。确诊患者需根据肿瘤分期、分子分型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营养状态,避免擅自停用内分泌治疗药物。治疗后需按医嘱定期复查,监测复发及转移情况,同时注意心理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