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是指身体一侧上下肢体的肌力减退或完全丧失,属于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通常由脑部运动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引起,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偏瘫最常见于脑血管疾病患者,当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累及大脑运动皮层或内囊区域时,会阻断神经信号传导。颅脑外伤造成的脑组织挫裂伤、颅内血肿压迫,以及脑肿瘤占位性病变,都可能破坏运动神经通路。部分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脑炎,也可能引发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除了单侧肢体无力或瘫痪,常伴随同侧面部肌肉麻痹、感觉异常、吞咽困难或语言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发现偏瘫症状应及时进行颅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脑梗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丁苯酞软胶囊等药物,配合高压氧治疗和针灸康复。日常护理应注意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进行被动关节活动维持肢体功能。康复治疗需在发病后3-6个月黄金期内系统开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物理因子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