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咽峡炎应该吃什么药?

刘红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疱疹性咽峡炎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退热药物、局部用药、中成药以及抗生素等,但需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峡炎需使用抗生素,而病毒感染则需对症处理。

1、抗病毒药物

疱疹性咽峡炎多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A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但需注意此类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需严格按剂量使用。

2、退热药物

若出现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解热镇痛药。此类药物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同时缓解咽部疼痛,但需间隔4-6小时重复给药,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3、局部用药

西瓜霜清咽含片、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咽部黏膜,起到局部杀菌、清凉止痛的效果。使用含漱液时应每次含漱3-5分钟,能有效减轻咽峡充血症状。

4、中成药

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片等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症状。但需注意中成药成分复杂,服用期间避免与西药混用,防止药物相互作用。

5、抗生素

细菌性咽峡炎患者需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或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用药前需进行咽拭子培养明确致病菌,疗程一般为7-10天,不可自行停药以免产生耐药性。

咽峡炎患者需保持口腔卫生,每日用淡盐水漱口3次。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若出现持续高热、吞咽困难或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进行血常规和病原学检查,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