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储存胆汁、浓缩胆汁、排泄胆汁、调节胆道压力以及参与消化吸收等作用。
1、储存胆汁
肝脏持续分泌胆汁,胆囊通过胆囊管与肝总管连接,可将肝脏产生的胆汁暂时储存于胆囊腔内。空腹状态下,约90%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中,以备进食后集中释放。
2、浓缩胆汁
胆囊黏膜具有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功能,可将肝脏分泌的淡黄色胆汁浓缩5-10倍,使其成为深棕绿色的黏稠液体。这种浓缩过程可提高胆汁中胆盐、胆固醇等成分的浓度。
3、排泄胆汁
进食后,食物刺激肠道分泌胆囊收缩素,促使胆囊平滑肌收缩,同时胆总管括约肌松弛。胆囊通过规律性收缩将储存的浓缩胆汁排入十二指肠,每日排泄量约800-1200ml。
4、调节胆道压力
胆囊通过储存和排放胆汁的生理活动,可缓冲胆道系统的压力变化。当胆总管下端因结石或炎症出现梗阻时,胆囊的缓冲作用可暂时性减轻胆道压力升高。
5、参与消化吸收
胆汁中的胆盐可乳化脂肪,促进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同时胆汁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并中和部分胃酸,维持肠道正常pH环境。
建议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长期高脂饮食,适当控制体重。若出现右上腹疼痛、黄疸或脂肪泻等症状,应及时到消化科就诊,通过超声或CT检查评估胆囊功能。不建议自行服用利胆药物,以免掩盖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