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属于足厥阴肝经的原穴。该穴位常用于中医针灸和按摩治疗,具有疏肝理气、平肝熄风等作用。
1、位置
太冲穴在足背部,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中。具体定位时可从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的趾缝向上推,至跖骨结合部前缘,触摸到动脉搏动处或凹陷处即为该穴。左右足各有一穴,按压时可有酸胀感。
2、取穴方法
取坐位或仰卧位,先确定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沿间隙向足背方向推至跖骨基底部,在骨间隙的凹陷处可触及动脉搏动,此处即为太冲穴。临床常配合内关穴、合谷穴用于调理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胁痛等症状。
3、功能作用
太冲穴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利胆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月经不调、胁痛等病症。现代研究显示,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血压,缓解焦虑情绪,改善失眠。配合三阴交穴、足三里穴使用时,对妇科疾病有协同调理效果。
日常按摩太冲穴时可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每次持续3-5分钟,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若需针灸治疗,建议前往正规中医医疗机构操作。孕妇、凝血功能异常者及局部皮肤破损者应避免刺激该穴位,以免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