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通常包括日常调理、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及手术干预等方式,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最佳”方法。
1、日常调理
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2克以下,同时监测体重变化,24小时内体重增加超过1公斤需警惕体液潴留。建议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训练,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强度以Borg评分12-13分为宜。
2、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可降低心脏后负荷,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能改善心室重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有助于减少水钠潴留。对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替代传统ACEI类药物。
3、器械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适用于QRS波时限>150ms且左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用于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超滤治疗可有效缓解顽固性水肿。
4、血运重建
对于合并冠脉严重狭窄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改善心肌供血。心脏移植适用于终末期心衰,五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
患者应定期监测NT-proBNP等生物标志物,每3-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变化。治疗期间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地高辛与胺碘酮联用时应调整剂量。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等症状加重表现时,应及时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