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化脓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坏死组织残留或异物刺激等原因引起的,需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
1、细菌感染
伤口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时,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可能侵入皮下组织并大量繁殖。这些细菌会释放毒素,导致局部出现黄白色脓液,并伴随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此时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口服抗生素,配合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涂抹控制感染。
2、坏死组织残留
当伤口内存在失活的组织碎片时,这些坏死物质会成为细菌滋生的培养基。机体在清除坏死组织过程中,中性粒细胞聚集并分解后会形成脓性分泌物。临床通常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必要时通过外科清创术彻底清除腐肉。
3、异物残留
木刺、玻璃渣等异物滞留在伤口内时,会持续刺激组织产生炎性渗出物。这种异物性化脓往往在清除异物后即可缓解,必要时可配合左氧氟沙星片预防继发感染,使用康复新液促进创面修复。
出现伤口化脓时切忌自行挤压或涂抹偏方,应及时到普外科或急诊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脓液细菌培养确定病原体类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期间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愈合情况,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