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外踝撕脱骨折的严重程度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通常与撕脱骨块大小、移位程度及是否伴随其他损伤有关。若骨折轻微且未影响关节稳定性,一般不严重;但若损伤较重或合并韧带断裂,则需积极处理。
1、轻度撕脱骨折
若撕脱的骨块较小且无明显移位,通常属于稳定性骨折。这种情况下通过石膏固定4-6周,配合患肢制动和定期复查,多数患者可逐渐恢复踝关节功能,预后良好,不会遗留明显后遗症。
2、严重撕脱骨折
当撕脱的骨块较大、移位超过2毫米或累及关节面时,可能影响踝关节稳定性。此时需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恢复解剖结构,术后需进行至少6周的康复训练,避免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或慢性疼痛等并发症。
3、合并其他损伤
若同时存在外侧副韧带完全断裂、下胫腓联合分离或距骨脱位等情况,属于复杂损伤。这类情况可能需联合韧带修复手术,康复周期延长至3个月以上,且后期需长期随访观察关节活动度。
发生右外踝撕脱骨折后,建议立即就诊骨科,通过X线、CT或MRI检查明确损伤程度。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情况,若出现肿胀加剧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