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髋关节手术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髋关节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通常包括早期活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步态训练以及日常生活训练等阶段,需根据恢复情况循序渐进。术后恢复期间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过度负重或剧烈运动。

1、早期活动

术后初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活动,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并预防血栓。术后1-3天可在辅助下尝试翻身或床边坐立,但需保持髋关节屈曲角度不超过90度,避免关节脱位风险。

2、肌力训练

术后2-4周可逐步增加直腿抬高、侧卧位髋外展等抗阻力训练,强化臀肌和下肢肌肉力量。桥式运动可帮助恢复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时应避免髋部过度内收或旋转,防止假体周围软组织损伤。

3、关节活动度训练

术后4-6周可进行被动屈髋训练,使用CPM机辅助关节屈伸,逐渐增加活动范围至90度以上。主动屈髋训练需在无痛范围内进行,配合拉伸运动改善关节灵活性,但需避免快速扭转或过度屈曲。

4、步态训练

术后6-8周开始借助助行器或拐杖练习部分负重行走,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步态矫正需保持身体直立,避免跛行,可通过镜子反馈调整步态对称性,后期可加入上下台阶训练强化功能性活动能力。

5、日常生活训练

术后3个月需进行坐立转换、穿衣穿鞋等适应性训练,使用加高坐便器避免深蹲动作。建议采用侧卧位睡眠时在两膝间放置枕头,维持髋关节中立位,降低假体磨损风险。

康复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评估假体位置及骨愈合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关节弹响应及时就医。训练强度应根据个体耐受度调整,结合物理治疗如冷敷、电刺激等缓解局部肿胀。术后6个月内避免跑跳、盘腿等高风险动作,确保假体长期稳定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