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肌肉萎缩是什么疾病?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肌肉萎缩是指肌肉组织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状态,常由多种因素导致。其发生可能与神经损伤、肌肉本身疾病或长期制动等有关,表现为肌力下降、活动受限等症状。

肌肉萎缩可分为神经源性、肌源性和废用性三种类型。神经源性萎缩主要由周围神经损伤、脊髓病变或脑血管疾病引起,神经信号传导受阻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肌源性萎缩常见于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疾病,肌肉细胞直接受损影响其正常代谢。废用性萎缩则因长期卧床、关节固定或缺乏运动导致肌肉长期处于不活动状态,逐渐发生萎缩。此外,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等因素也可能诱发肌肉组织退化。

若出现肌肉萎缩迹象,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如神经损伤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肌炎患者可能需要醋酸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配合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及均衡饮食,有助于延缓萎缩进展。日常应注意适度锻炼,避免长期制动,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定期监测肌肉状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