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见于中老年人,多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反复感染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咳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喘息、气促等表现。
1、定义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类型。其病理特征为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腺增生及分泌物增多,导致气道狭窄。病程通常超过两年,且每年发作持续三个月以上。
2、常见病因
吸烟是主要诱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纤毛功能。其次是长期暴露于粉尘、工业废气等污染物,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与遗传因素导致的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关。
3、典型症状
咳嗽晨间明显,常咳白色黏液痰,合并感染时转为脓性痰。急性加重期可出现喘息、胸闷,听诊可闻及哮鸣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并发肺气肿,导致活动后呼吸困难。
4、治疗方法
急性期需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喘息者可使用氨茶碱片舒张支气管,痰液黏稠时可配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祛痰。稳定期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5、预防措施
戒烟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同时需加强职业防护减少粉尘吸入。冬季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建议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有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
若出现痰中带血、持续发热或呼吸困难加重,需及时进行胸部CT和肺功能检查。日常监测血氧饱和度,对于低氧血症患者应遵医嘱进行长期氧疗,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