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镉偏高通常可通过脱离污染源、调整饮食、药物促进排泄、对症处理以及定期复查等方式进行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镉属于重金属元素,长期接触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需积极干预。
1、脱离污染源
镉偏高可能与职业暴露或生活环境有关。若从事电池制造、电镀等行业,应加强防护措施或暂时调离岗位。居住地附近有化工厂或矿场时,建议检测居住环境中的镉含量,必要时搬迁。
2、调整饮食
减少食用镉污染风险较高的食物,如近海贝类、动物内脏、大米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芹菜等,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镉的吸收。适量补充钙、铁、锌等矿物质,有助于竞争性抑制镉的吸收。
3、药物促进排泄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金属螯合剂,如依地酸钙钠、二巯丁二酸等,这些药物可与镉结合形成稳定化合物经尿液排出。严重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谷胱甘肽等保肝药物,减轻镉对肝肾的损害。
4、对症处理
若出现肾功能异常,可使用肾康注射液、尿毒清颗粒等药物保护肾脏。合并骨质疏松时,可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皮肤接触引发皮炎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5、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需每1-3个月检测血镉、尿镉水平,通过肝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评估器官损伤程度。建议每年进行胸部X线检查,排查可能引发的肺部病变。
镉在体内的半衰期长达10-30年,患者应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减少使用含镉釉料的陶瓷餐具。若出现头痛、呼吸困难或蛋白尿等症状,应立即到职业病防治院或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进行血液净化等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