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眼肌无力、面部及咽喉肌无力、四肢无力、呼吸肌无力以及全身性症状等。这些症状具有波动性,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1、眼肌无力
约半数患者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皮无法抬起,可能伴有复视(视物重影)。这是由于控制眼球运动的肌肉受累所致,严重时眼球固定。
2、面部及咽喉肌无力
患者可能出现咀嚼费力、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说话时声音嘶哑或带鼻音(构音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表情呆板,呈现“面具脸”特征。
3、四肢无力
近端肌群(如肩部、大腿)更易受累,表现为梳头困难、爬楼梯费力、持物不稳等。症状常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但通常不伴随肌肉萎缩。
4、呼吸肌无力
约15%-20%患者会出现呼吸费力、气短甚至窒息,称为肌无力危象。这是最危险的临床表现,可能由感染、药物等因素诱发,需立即机械通气支持。
5、全身性症状
部分患者伴随易疲劳、抬头困难、颈部酸软等全身症状。在病情加重时,可能出现胆碱能危象,表现为瞳孔缩小、流涎、腹痛等自主神经症状。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日常注意预防感染,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可能加重病情的药物。若出现呼吸困难、吞咽严重障碍等症状,应立即急诊治疗。确诊患者需遵医嘱长期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或免疫抑制剂,部分胸腺异常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