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生物制剂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
1、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是缓解疼痛和炎症的常用药物,例如美洛昔康片、塞来昔布胶囊等,可减轻关节僵硬和肿胀。对于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可能需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甲氨蝶呤片等,以延缓脊柱结构损伤。若合并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源。
2、物理治疗
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热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超短波或超声波治疗能减少炎症渗出,改善关节活动度。牵引治疗适用于脊柱变形早期,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牵拉造成损伤。
3、手术治疗
严重脊柱畸形或神经压迫患者需考虑手术,如脊柱矫形术可恢复生理曲度,椎管减压术能缓解神经根受压。人工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髋关节受累者,术后需结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4、生物制剂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依那西普注射液等,可靶向抑制炎症因子,适用于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患者。需定期监测感染风险和肝肾功能。
5、日常护理
保持正确坐姿和睡姿,建议使用硬板床避免脊柱弯曲。规律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寒冷季节注意腰部保暖,饮食需均衡营养,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
脊椎炎患者应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影像学变化,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若出现夜间痛醒、活动受限加重或肢体麻木等情况,需及时就诊评估病情进展。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并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