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肛门位于人体会阴部,是消化道末端的开口,其形态结构包括肛管、肛门括约肌及周围组织。健康状态下,肛门通常呈闭合状态,外观为纵行裂隙或圆形,周围皮肤平整无异常隆起。
1、肛门外形
正常肛门皮肤颜色与周围一致,无红肿、破溃或赘生物。肛门皱襞分布均匀,静息状态下呈闭合状,用力时可自然扩张。婴幼儿肛门较成人位置更靠近会阴前侧,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后移。
2、肛门括约肌
由内括约肌(平滑肌)和外括约肌(横纹肌)组成,前者维持基础张力持续闭合肛门,后者可自主收缩控制排便。正常括约肌在指检时可感知明确收缩力,肌张力适中无松弛。
3、肛管结构
长约3-4厘米,内壁黏膜呈粉红色,存在6-8条纵行皱襞形成的肛柱。齿状线作为肛管与直肠的分界,是重要的解剖标志,此处神经支配由内脏神经转为体神经,对痛觉敏感度显著变化。
4、周围组织
肛周皮肤富含汗腺和皮脂腺,但无毛囊结构。健康状态下无瘢痕、窦道或异常分泌物,两侧臀沟对称,排便后能迅速恢复闭合状态。
保持肛门健康需注意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00ml。建议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便后用温水清洁。若发现肛门出血、持续疼痛或肿物脱出,应及时到肛肠专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强效药膏或进行侵入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