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病毒性角膜炎?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性疾病,常见病因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典型症状有眼痛、畏光、流泪等,通常需要抗病毒治疗。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1型是病毒性角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初次感染后病毒可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再次活化,沿神经纤维迁移至角膜,引起角膜上皮细胞损伤。患者常表现为眼部异物感、发红及视力模糊,严重时角膜可能出现树枝状或地图状溃疡。

2、眼部刺激症状

病毒性角膜炎急性发作时会出现眼痛、畏光、流泪等典型症状。角膜神经末梢丰富,炎症刺激会导致剧烈疼痛,同时因角膜水肿、混浊可引起视力下降。部分患者可能伴随结膜充血、眼睑痉挛及分泌物增多。

3、抗病毒治疗

对于病毒性角膜炎,临床常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凝胶等局部抗病毒药物。严重病例需联合口服阿昔洛韦片或泛昔洛韦片。若出现角膜基质炎或合并免疫反应,可能需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但需在医生严格监控下使用,避免加重病毒感染。

出现眼部刺激症状时应避免揉眼,及时到眼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角膜恢复情况。角膜溃疡未愈合期间应避免佩戴隐形眼镜,注意用眼卫生,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