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马蜂蜇伤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有助于缓解症状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取出毒刺、清洗消毒、局部冷敷、药物干预以及必要时就医治疗,需根据蜇伤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措施。
1、检查并取出毒刺
被蜇后首先观察皮肤表面是否有残留毒刺。马蜂毒刺可能断裂在皮肤内,需用镊子或卡片沿毒刺方向平行刮出,避免挤压毒囊导致更多毒液注入。处理后用清水冲洗伤口。
2、局部清洗与冷敷
使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蜇伤部位,中和酸性毒液并减少感染风险。随后用冰袋或冷毛巾间断冷敷15-20分钟,可收缩血管减轻红肿、疼痛及灼热感。
3、药物缓解症状
若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可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塞米松乳膏,或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反应。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胶囊等镇痛药。
4、密切观察与就医
若出现头晕、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全身过敏反应,或蜇伤部位在头颈部、眼部等敏感区域,需立即前往急诊科。严重者可能需要注射肾上腺素、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等抢救措施。
被蜇伤后应避免抓挠或挤压伤口,24小时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既往有蜂毒过敏史者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若局部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化脓,需及时到皮肤科或普通外科就诊,必要时进行清创处理。所有用药均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