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下巴前突如何矫正?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下巴前突的矫正方法通常包括正畸治疗、正颌手术、矫正器使用、肌肉训练以及日常习惯调整等,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性化方案。若存在牙齿或骨骼异常,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1、正畸治疗

适用于因牙齿排列不齐或咬合异常导致的下巴前突。通过佩戴固定矫治器或隐形矫治器,调整牙齿位置及上下颌关系。例如深覆合或反颌患者,正畸治疗可改善牙弓形态,使下颌位置恢复正常。治疗周期通常为1-3年,需定期复诊调整矫治力度。

2、正颌手术

针对骨性下颌前突患者,需通过外科手术截骨并调整下颌骨位置。适用于上下颌骨发育严重不协调、正畸无法改善的情况。手术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需配合正畸治疗精细调整咬合,恢复期约3-6个月。该方案需经影像学检查明确骨骼畸形程度后实施。

3、功能矫正器

适用于青少年骨骼发育期的功能性下颌前突。通过佩戴肌功能矫正器,引导下颌骨向后调整位置,抑制过度前伸。此类矫正器需每天佩戴12-14小时,持续6-12个月见效,最佳干预年龄为8-14岁生长发育高峰期。

4、肌肉训练

针对因口周肌群力量失衡导致的下颌前突,可进行针对性锻炼。例如闭唇训练、舌尖顶腭训练等,每天3组,每组15次,持续强化颏肌和舌骨上肌群,帮助改善下颌前伸习惯。配合姿势矫正,避免长期低头加重前突。

5、日常习惯调整

纠正不良口腔习惯如口呼吸、咬下唇等,保持正确舌位(舌尖轻触上腭)。避免长期咀嚼硬物或单侧咀嚼,睡眠时选择合适枕头高度。儿童患者还需监测替牙期异常,及时阻断不良颌骨发育趋势。

建议出现下巴前突症状时,首先到口腔正畸科或颌面外科就诊,通过头颅侧位片、CBCT等检查明确病因。矫正方案需结合年龄、骨骼发育阶段及严重程度综合制定,早期干预可获得更佳效果。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诊评估进展。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