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可能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并不能直接等同于遗传性疾病。其发病通常是遗传、环境、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
抑郁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风险约为普通人群的2~3倍,但具体的遗传方式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多个基因的微小效应叠加有关,而非单一基因决定。因此,即使存在家族史,也不意味着后代必然会患病。
2、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高压环境、遭遇重大创伤事件(如亲人离世、失业)等因素可能诱发抑郁症。例如,童年期遭受虐待或忽视的人群,成年后抑郁症发病率显著升高。这类外因往往与遗传易感性产生交互作用。
3、心理因素
具有神经质、完美主义倾向等性格特征的人群更易患病。这类心理特质可能影响个体应对压力的方式,若持续采用消极应对策略,容易导致情绪调节功能异常,进而发展为抑郁状态。
建议有抑郁倾向者关注自身情绪变化,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通过专业评估明确原因并接受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