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脊髓型颈椎病如何鉴别诊断?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脊髓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通常需要与多发性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周围神经病变以及颈椎管狭窄症等疾病进行区分。

1、多发性硬化

该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可能表现为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易与脊髓型颈椎病混淆。但多发性硬化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MRI检查可见脑部或脊髓存在多发病灶,而颈椎MRI无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压迫脊髓的表现。

2、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患者可能出现上肢肌肉萎缩、肌束震颤等症状,但通常无明确的感觉障碍,且影像学检查无脊髓受压表现。肌电图检查可显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有助于与脊髓型颈椎病鉴别。

3、脊髓肿瘤

患者可能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脊髓压迫症状,如步态不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但脊髓肿瘤常伴有夜间疼痛加重现象,MRI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占位性病变,而脊髓型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为椎管狭窄或脊髓受压。

4、周围神经病变

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等,可能引起手部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但症状多局限于单侧肢体,且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可明确周围神经损伤部位,颈椎MRI无脊髓异常信号。

5、颈椎管狭窄症

两者均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但颈椎管狭窄症多为先天性或退变性椎管容积减小,CT测量椎管矢状径小于10mm可辅助诊断,而脊髓型颈椎病更多与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等因素相关。

若出现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等症状,建议及时至神经内科或骨科就诊,通过颈椎MRI、CT三维重建、肌电图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时机。诊断过程中需由医生综合分析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