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术是一种通过X线成像观察冠状动脉情况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该操作通常包括术前准备、穿刺置管、注射造影剂、影像采集以及术后处理五个步骤,需在专业医生操作下完成。
1、术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评估手术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前需禁食4至6小时,穿刺部位(通常选择手腕桡动脉或腹股沟股动脉)进行局部消毒铺巾,建立静脉通路以便术中给药。
2、穿刺置管
在局部麻醉下,医生使用穿刺针进入动脉后置入鞘管,随后将特制导管沿血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处。此过程需借助X线透视引导,通过导管注入少量造影剂确认位置。
3、注射造影剂
经导管快速注射含碘造影剂,剂量通常为每次6-8毫升。注射时患者可能出现短暂发热感,需保持静止状态以确保影像清晰。医生会通过多体位投照观察各支冠状动脉显影情况。
4、影像采集
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连续拍摄图像,记录造影剂在冠状动脉内的流动过程。通常采集左前斜、右前斜等多个角度的影像,必要时进行三维重建辅助诊断。
5、术后处理
拔除导管后需压迫穿刺点20-30分钟止血,使用加压包扎装置固定。患者需卧床制动6-8小时,密切监测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术后24小时内需保证充足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术后应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3天。若出现持续胸痛、肢体麻木或穿刺点渗血等情况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检查结果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并根据病变情况制定后续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