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粪便隐血试验是什么?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通过化学或免疫学方法检测粪便中微量血液的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筛查消化道出血相关疾病。该检测对肉眼不可见的隐匿性出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辅助判断出血部位和病因。

粪便隐血试验通常分为化学法和免疫学法两种类型。化学法利用血红蛋白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试剂反应显色,但易受饮食中动物血、红肉及某些蔬菜影响出现假阳性。免疫法则采用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人类血液成分,不受食物干扰,适用于结直肠癌筛查。检测前需避免服用维生素C、非甾体抗炎药,女性应避开月经期,采样时防止尿液或卫生纸污染标本。

若检测结果呈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常见于痔疮、消化性溃疡、肠息肉、炎症性肠病或恶性肿瘤等情况。但需结合结肠镜、胃镜等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对于50岁以上人群或高危群体,建议每年定期筛查。检测前应遵医嘱暂停可能干扰检测的药物,采样后及时送检以保证结果准确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