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封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背侧,内踝前下方凹陷处。取穴时需结合体表标志定位,该穴位具有疏肝理气、通经活络等作用,常用于缓解局部及肝胆相关症状。
1、具体位置
中封穴位于足背内侧,内踝前下方约1横指宽度的凹陷处,具体在胫骨前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位置。解剖定位对应足背静脉网及隐神经分支分布区域,深层为距骨与舟骨构成的关节间隙。
2、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采取仰卧位或正坐垂足姿势,先找到内踝最高点,向前下方移动约1横指(约1.5厘米)处,触及胫骨前肌腱外侧缘与足背形成的凹陷即为穴位。临床常配合足背屈动作使肌腱显露更明显。
3、功能作用
该穴属肝经经穴,主治疝气、遗精、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对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胁痛有调理作用。现代研究显示刺激该穴可调节胆囊收缩功能,改善胆绞痛症状,配合太冲穴使用效果更佳。
准确取穴对针灸疗效至关重要,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针刺操作。自行按摩时可使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3-5分钟,注意避开浅表静脉,施力均匀避免皮下瘀血。艾灸治疗需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烫伤,局部皮肤破损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