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和行为障碍。其名称中的“合症”可能存在表述误差,正确医学名称为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痴呆症中最常见的类型。该病起病隐匿,通常与年龄增长、遗传因素及脑内病理改变相关。
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病理特征为脑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形成斑块,以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的神经纤维缠结。这些病理改变会引发神经元损伤和突触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海马体、额叶等关键脑区萎缩。患者在早期会出现近期记忆受损、时间定向力下降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语言障碍、执行功能丧失和人格改变。部分病例还伴有精神行为异常,如幻觉、激越等临床表现。
目前临床上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和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进行症状管理。建议出现记忆减退等症状尽早就诊神经内科,通过脑脊液检测、神经心理学量表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非药物干预如认知训练、音乐疗法等也可辅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避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同时做好居家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