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浸润性腺癌是肺癌的一种常见病理类型,属于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征。其特点是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可能伴随转移风险,临床需通过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1、疾病特征
肺浸润性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肿瘤细胞可侵犯肺实质及邻近结构,部分病例早期即可出现淋巴或血行转移。患者可能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通过体检发现肺部占位。
2、诊断方法
诊断需结合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若发现肺部结节或肿块,需进一步通过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或手术切除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测。免疫组化染色可明确腺癌类型,基因检测(如EGFR、ALK、ROS1等)对指导靶向治疗有重要价值。
3、治疗手段
早期患者首选手术切除,根据分期可能联合淋巴结清扫。中晚期患者可采用放疗、化疗(如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或靶向药物治疗(如吉非替尼、奥希替尼)。近年来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也为部分患者提供新选择,具体方案需根据分子分型和身体状况制定。
确诊肺浸润性腺癌后应及时到胸外科或肿瘤科就诊,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胸部CT、肿瘤标志物等评估疗效。患者应避免吸烟及接触二手烟,保持均衡营养,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以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