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吃海带有哪些健康益处和潜在风险?

王雯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海带作为常见的海藻类食物,通常具有补充营养、促进代谢、调节血脂等健康益处,但也可能存在碘摄入过量、污染物积累、消化不适等潜在风险。日常食用需注意适量和食材来源。

1、补充营养

海带含有丰富的碘、钙、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族、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其中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适量摄入有助于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钙和铁元素对于骨骼健康和预防贫血也有积极作用。

2、促进代谢

海带中的褐藻多糖和甘露醇等活性成分能帮助促进细胞代谢,提高基础代谢率。这些物质还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过程,对维持机体代谢平衡有益。

3、调节血脂

海带富含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能与肠道内胆固醇结合,减少脂质吸收。其含有的岩藻多糖可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辅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帮助。

4、碘摄入过量风险

每100克干海带含碘量可达240毫克以上,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干扰甲状腺功能,引发甲亢或甲减。特别是甲状腺疾病患者,摄入过量碘可能加重病情或诱发甲状腺炎。

5、污染物积累风险

生长在污染海域的海带可能富集重金属铅、镉以及无机砷等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具有蓄积性,长期食用受污染海带可能对神经系统和肝肾造成损害。

6、消化不适风险

海带中大量不易消化的粗纤维和胶质可能加重胃肠负担。部分人群食用后会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胃肠功能较弱者需控制摄入量。

建议日常每周食用干海带不超过2-3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5-20克(干品)为宜。优先选择经过质量检测的有机海带产品,食用前充分浸泡清洗。甲状腺疾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摄入量,注意保持饮食多样性避免营养失衡。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