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真菌药物治疗、局部清洁护理、调整生活习惯、免疫支持治疗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患者需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抗真菌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是治疗霉菌感染的主要方式,常用药物包括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栓、氟康唑胶囊等。皮肤或黏膜浅表感染通常使用外用制剂,如阴道栓剂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乳膏涂抹于足癣患处。深部或系统性感染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伏立康唑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2、局部清洁护理
感染部位需保持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足部等易感区域,清洗后彻底擦干。衣物选择棉质透气材质,避免穿着紧身裤或潮湿鞋袜。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可抑制真菌生长。
3、调整生活习惯
保持环境湿度低于50%,定期晾晒被褥和鞋袜。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个人物品,公共场所注意防护措施。
4、免疫支持治疗
对于糖尿病、HIV感染等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可遵医嘱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胸腺肽肠溶片等免疫调节剂,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增强机体抵抗力。
5、手术治疗
皮肤慢性肉芽肿或甲真菌病引发严重甲变形时,可能需要进行病灶清除术。肺部曲霉菌感染形成真菌球时,需通过胸腔镜或开胸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术后需继续抗真菌治疗3-6个月。
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擅自停药。日常需注意观察皮损变化,若出现红肿加重、渗液或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有利于感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