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的靶向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基因特征、病理类型及病情阶段进行个体化制定,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患者的“最佳”药物。目前常用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PARP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等,具体需通过基因检测指导用药。
1、PARP抑制剂
如奥拉帕利、尼拉帕利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修复机制发挥作用。尤其适用于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临床数据显示,接受维持治疗的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可提高约12个月。
2、抗血管生成药物
贝伐珠单抗是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阻断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适用于铂敏感或铂耐药复发患者,联合化疗方案可使客观缓解率提升至78%左右。
3、其他靶向药物
针对HER2阳性的卵巢癌患者可考虑曲妥珠单抗;FRα高表达者可选择MirvetuximabSoravtansine。近年来针对PI3K/AKT/mTOR通路的抑制剂如依维莫司也在临床试验中显示疗效。
治疗方案需由肿瘤科医生根据组织活检结果、基因检测报告及患者体能状况综合制定。建议完善BRCA1/2、HRD、PD-L1等检测,部分药物需结合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使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脏功能,注意观察高血压、蛋白尿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目前多项新型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符合条件的患者可考虑参与临床试验获取前沿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