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有脓可能是中耳炎或外耳道感染引起的,通常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局部处理、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若脓液较多或伴随听力下降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耳道流脓,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类滴耳剂。若伴有发热或感染扩散,需配合口服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全身性抗生素,用药期间需完成疗程防止复发。
2、局部处理
使用无菌棉签轻柔擦拭外耳道分泌物,避免将棉签深入耳道。对于较顽固的脓性分泌物,可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进行耳道冲洗,待泡沫消除后再用生理盐水清洁,保持耳道干燥通风。
3、手术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或合并鼓膜穿孔时,需通过鼓室成形术修复受损鼓膜。若存在胆脂瘤型中耳炎,需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组织,术后需定期换药观察愈合情况。
日常应注意避免游泳、洗头时耳道进水,洗澡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口。出现耳痛加剧、高热、眩晕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出现颅内并发症,需立即前往耳鼻喉科就诊。治疗期间禁止自行使用偏方滴耳,以免造成继发感染或损伤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