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睡眠质量不佳应服用什么药物?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睡眠质量不佳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治疗方法通常包括生活调理、心理干预、物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常用药物有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日常需注意避免过度依赖药物,改善睡眠习惯。

1、苯二氮䓬类药物

如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劳拉西泮片等,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活性,缩短入睡时间并延长睡眠持续时间。这类药物适用于短期缓解严重失眠,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用药周期。

2、非苯二氮䓬类药物

包括唑吡坦片、右佐匹克隆片等,选择性作用于特定受体亚型,在改善睡眠质量的同时减少肌肉松弛等副作用。此类药物半衰期较短,适合入睡困难型失眠患者,但可能出现头晕或嗜睡等不良反应。

3、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如雷美替胺片,通过模拟人体自然分泌的褪黑素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对昼夜节律紊乱型失眠效果显著。该类药物依赖性较低,但可能引起头痛或疲劳感,需注意用药时间控制。

4、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

如曲唑酮片、米氮平片等,适用于伴随焦虑或抑郁情绪的失眠患者。这类药物通过调节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和睡眠,需注意可能引发口干、便秘等抗胆碱能副作用。

5、中成药制剂

包括安神补脑液、枣仁安神胶囊、天王补心丸等,通过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等中医原理调理体质。适用于轻度失眠或作为辅助治疗,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混用引发相互作用。

建议失眠患者优先尝试非药物疗法,如认知行为治疗、冥想放松训练等。若需药物治疗,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失眠类型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药物。注意定期评估疗效,避免长期使用可能产生的耐受性或戒断反应,同时配合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改善睡眠质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