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血Rh阴性是指红细胞表面缺乏D抗原的一种稀有血型,因在人群中占比极低而得名。该血型在临床输血和妊娠管理中具有特殊重要性,需特别注意血液相容性相关问题。
1、基本概念
Rh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D抗原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当个体红细胞缺乏D抗原时即判定为Rh阴性,我国汉族人群中约占0.3%-0.4%。该血型系统的发现源于恒河猴(RhesusMacacus)实验研究,故用Rh命名。
2、稀有性成因
Rh阴性属隐性遗传性状,需父母双方均携带隐性基因才可能显现。基因突变导致D抗原表达缺失,不同人种分布差异显著,白种人约占15%,亚洲人种明显偏低。我国建立的稀有血型库数据显示,Rh阴性献血者登记数量不足常住人口的千分之三。
3、临床意义
Rh阴性受血者输入Rh阳性血液后,可能产生抗D抗体引发溶血反应。孕产妇若为Rh阴性而胎儿遗传自父方的Rh阳性血型,母体产生的抗体可能通过胎盘引发新生儿溶血病。医疗机构对此类患者实施抗体筛查和免疫球蛋白预防注射等特殊管理措施。
Rh阴性人群建议主动进行血型登记,参与稀有血型互助组织。备孕前应进行夫妻血型检测,妊娠期需加强抗体监测。接受手术或输血治疗时,须提前告知医护人员血型信息,以便做好血液储备预案。定期参与无偿献血有助于保障稀有血型资源的持续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