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是一种以进食行为异常和心理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属于进食障碍的一种类型。患者通常对自身体重和体型存在扭曲认知,伴有刻意限制饮食、过度追求消瘦等行为,可引发严重的生理和心理损害。
神经性厌食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患者常因对肥胖的极端恐惧,采取极端节食、催吐、滥用泻药或过度运动等方式减轻体重,即使体重明显低于正常范围仍认为自己肥胖。生理上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如闭经)、电解质失衡、骨质疏松,严重时可导致心脏衰竭或多器官功能受损。心理方面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交退缩等表现。
若出现持续拒食、体重快速下降或伴随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或内科就诊。治疗需结合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营养支持及家庭治疗,必要时需住院纠正代谢紊乱。该病易反复,需长期随访管理,避免因营养不良引发不可逆的器官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