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脑梗死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神经保护药物以及改善脑循环药物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具体用药需结合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进行选择。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扩大或复发。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对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使用可降低复发风险,但需注意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2、抗凝药物
适用于心源性脑栓塞或存在房颤等血栓高风险患者。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减少血栓形成。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
3、降脂药物
以他汀类药物为主,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除降低胆固醇外,还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血管炎症的作用,需长期规律服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4、神经保护药物
如依达拉奉注射液、丁苯酞软胶囊等,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改善脑细胞代谢等方式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多用于急性期辅助治疗,需注意过敏反应等用药禁忌。
5、改善脑循环药物
常用药物包括长春西汀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等,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这类药物需根据患者血压及心功能情况谨慎使用,避免血压波动。
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同时需配合康复训练、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若出现头痛、皮下瘀斑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