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为28天左右,具体天数存在个体差异。月经周期是指从本次月经来潮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第一天的间隔时间,其长短受激素水平、生活习惯及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
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依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激素分泌。正常情况下,卵泡期约14天,排卵后黄体期约14天,形成规律的周期性变化。若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或超过35天,可能与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有关。此外,精神压力、过度节食、剧烈运动或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周期不规律。若周期长期异常或伴随经量过多、痛经等症状,需警惕器质性病变。
建议女性通过记录月经周期来观察自身规律,可使用日历或手机应用程序进行追踪。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调节情绪压力。若出现月经周期持续偏离正常范围,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激素水平检测、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疾病。避免自行服用药物调节周期,以免掩盖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