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反应性精神病?

黄鹏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反应性精神病是一种由强烈精神刺激引发的短暂性精神障碍,属于心因性精神疾病范畴。其症状表现与心理创伤事件密切相关,且病程通常较短,及时干预后预后较好。

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的核心特征包括情绪、思维及行为三方面的异常。情绪方面可能出现突发性焦虑、恐惧或情感麻木,部分患者会持续哭泣或表现出激越状态。思维内容往往围绕创伤事件展开,可能出现被害妄想或关系妄想,但逻辑结构较松散。行为异常可表现为木僵状态、盲目奔跑或攻击倾向,夜间症状可能加重。

该疾病常见诱发因素包括重大交通事故、亲人猝死、自然灾害等超出个体承受能力的应激事件。临床分型主要有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两种,前者在刺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发作,后者症状可持续数月。诊断时需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通过心理评估量表辅助判断。

治疗多采用综合干预模式,心理治疗方面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配合眼动脱敏再处理技术。药物治疗常选用地西泮缓解急性焦虑,奥氮平控制精神病性症状,舍曲林改善抑郁状态。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刺激性环境,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若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或出现自伤倾向,建议及时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