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疖子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皮肤损伤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的。常见的病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局部皮肤清洁不当、反复摩擦刺激等,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细菌感染
火疖子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及周围组织引发感染。该细菌可寄生于皮肤表面,当毛囊被油脂或污垢堵塞时,细菌大量繁殖导致局部红肿热痛,形成内含脓液的疖。患者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治疗。
2、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或营养不良人群,因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更易发生细菌感染。此类患者可能出现多发性疖或反复发作的情况,建议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配合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口服抗生素治疗。
3、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熬夜、高糖高脂饮食会降低皮肤抵抗力,穿着紧身衣物造成的皮肤摩擦会破坏保护屏障,共用剃须刀等行为可能传播病原菌。改善生活方式后,多数症状可得到缓解,若已形成脓肿则需由医生进行切开引流。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挤压疖以防感染扩散。若出现持续疼痛、疖增大或伴随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通过血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明确病原体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