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胃炎的病因有哪些?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胃炎的病因可能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饮食不当、酗酒以及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胃黏膜发生炎症反应。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其通过分泌尿素酶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持续炎症反应。感染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等症状,可通过碳13呼气试验检测。临床常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进行根除治疗。

2、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保护机制。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胃黏膜糜烂,出现黑便、呕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建议配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剂使用。

3、饮食不当

长期摄入辛辣刺激食物、腌制食品或进食不规律,会使胃酸分泌紊乱。过量咖啡因摄入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建议每日咖啡饮用量控制在300ml以内,避免空腹饮用。

4、酗酒

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屏障,导致氢离子反向弥散。长期饮酒者胃炎发生率较常人高3-5倍,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5、自身免疫异常

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壁细胞抗体,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和维生素B12吸收障碍。这类患者常伴有贫血症状,需定期监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进行肌肉注射补充。

出现反复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应避免自行服用偏方或保健品,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黏膜修复。建议采用分餐制预防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餐具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以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