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老年人尿失禁怎么办?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老年人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留置导尿、膀胱训练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方案需结合尿失禁类型、病因及身体状况进行选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盆底肌训练

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每日收缩肛门和尿道肌肉10-1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可结合生物反馈治疗提升训练效果,持续3个月以上可见效。

2、药物治疗

急迫性尿失禁常用索利那新、米拉贝隆等M受体拮抗剂和β3受体激动剂,需注意口干、便秘等副作用。绝经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萎缩性尿道炎。合并前列腺增生者可用坦索罗辛缓解排尿阻力,但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

3、留置导尿

充盈性尿失禁患者如存在前列腺增生或神经源性膀胱,需间歇导尿或留置导尿管排空残余尿。导尿频率根据膀胱容量调整,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

4、膀胱训练

通过定时排尿并逐渐延长排尿间隔,帮助重建膀胱控尿功能。从每小时排尿1次开始,每周延长15-30分钟,目标达到3-4小时排尿1次。需配合记录排尿日记评估进展。

5、手术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可行尿道中段悬吊术,有效率约85%。男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可植入人工尿道括约肌。严重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进行骶神经调节术,但需评估手术风险。

建议及时至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尿失禁类型。日常生活中需保持会阴清洁,每2-3小时主动排尿,控制体重减轻腹压,限制咖啡因摄入。夜间可使用成人纸尿裤,但需定期更换预防皮炎。避免长期憋尿导致膀胱功能进一步受损,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调整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