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嘴的矫正方法主要包括正畸治疗、正颌手术、牙齿矫正器、唇肌训练以及美容修复等,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干预措施。常见矫正手段如下:
1、正畸治疗
通过固定或活动矫治器调整牙齿位置,适用于牙源性凸嘴。若存在牙列拥挤,可能需拔除前磨牙腾出空间,使前牙内收改善凸度。治疗周期通常为1-3年,需定期复诊调整矫治力度。
2、正颌手术
针对骨性颌骨前突病例,需进行上颌骨或双颌截骨后移术。术前需配合正畸治疗排齐牙齿,术后配合颌间牵引固定。该术式可改变面部骨骼结构,但存在手术风险及较长恢复期。
3、牙齿矫正器
隐形矫正器适用于轻度凸嘴,通过数字化设计的透明牙套逐步移动牙齿。与传统金属托槽相比,具有美观优势,但矫正力度相对较小。
4、唇肌训练
针对不良唇习惯导致的软组织性凸嘴,可进行唇肌功能训练。包括抿唇练习、吹奏乐器、唇部抗阻训练等,每日坚持15-20分钟,通过增强口周肌群力量改善前突外观。
5、美容修复
临时性改善可选择玻尿酸注射人中嵴、肉毒素放松颏肌,或通过鼻唇沟填充转移视觉焦点。这类方法效果维持时间较短,约6-12个月需重复治疗,适合不接受手术者。
建议尽早就诊口腔正畸科,通过头颅侧位片、牙模分析等检查明确凸嘴类型。骨性畸形需18岁后骨骼发育稳定再行手术,牙性畸形建议在替牙期(12-14岁)开始干预。矫正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保持口腔卫生并定期复诊,避免自行使用矫正装置造成牙根吸收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