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是一种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和儿童群体。该病以钙磷代谢异常、骨基质钙化不足为特征,可导致骨骼软化变形及生长发育异常。
佝偻病的发生与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照时间过短或钙磷吸收障碍密切相关。当体内维生素D水平不足时,会降低肠道对钙磷的吸收率,导致血钙浓度下降,进而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引发骨骼脱矿和成骨障碍。典型临床表现包括颅骨软化形成的"方颅"、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呈现的"串珠肋",以及胸廓下缘水平凹陷的"郝氏沟"。病情进展可能出现"O型腿"或"X型腿"等下肢畸形,严重者可并发脊柱侧凸和骨盆变形。治疗方面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胆维丁乳、维生素AD滴剂,配合碳酸钙D3颗粒等钙剂补充。对于已形成的骨骼畸形,可能需要通过支具矫形或手术矫正。
预防佝偻病需保证婴幼儿每日400IU维生素D补充,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充足日照。6月龄以上婴儿应及时添加富含钙质的辅食,如配方奶粉、奶酪等乳制品。建议每天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若发现儿童存在夜惊、多汗、出牙延迟等情况,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血清25-(OH)D检测及X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