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跑马拉松对健康有哪些利弊?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跑马拉松对健康的影响具有两面性,通常可能提升心肺功能、增强骨骼肌肉、改善心理健康,但也可能带来运动损伤、增加心脏负担、引发过度疲劳等问题。具体利弊需结合个人体质和运动习惯综合判断。

1、提升心肺功能

长期规律的长跑训练可增强心脏收缩力和肺活量,提高最大摄氧量约10-30%。运动时心率储备增加,血液携氧能力提升,有助于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降低静息心率5-15次/分钟。

2、增强骨骼肌肉

跑步时骨骼承受3-8倍体重的冲击力,促进骨密度增加1-3%。股四头肌、腓肠肌等下肢肌群肌纤维增粗,肌肉耐力提升30-50%。建议配合力量训练,可降低30%运动损伤风险。

3、改善心理健康

持续运动促使内啡肽分泌增加50-200%,皮质醇水平下降15-25%。规律训练者抑郁量表评分降低20-40%,但需注意比赛压力可能引发10-15%跑者的赛前焦虑。

4、运动损伤风险

约60%马拉松跑者经历过度使用性损伤,髌股疼痛综合征发生率约25-40%。建议每周跑量增幅不超过10%,选择缓震跑鞋可降低35%膝关节冲击力。赛后血肌酸激酶水平可能升高至正常值10倍,需72小时恢复。

5、心血管系统压力

剧烈运动时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50-100%,比赛期间猝死率约0.5-2/10万。建议35岁以上跑者赛前进行心脏彩超和运动平板试验,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血压小于140/90mmHg再参赛。

进行马拉松训练时应制定个性化计划,建议每周保持1-2天完全休息日,最大心率控制在(220-年龄)×80%以下。定期进行体成分分析和运动机能评估,出现持续性关节疼痛或胸闷症状时,应及时至运动医学科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