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日常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方案。日常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刺激有助于促进恢复,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1、日常护理
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频繁搔抓或挤压毛囊。建议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可每日用温水和无刺激洗剂清洁皮肤,去除多余油脂和细菌。饮食方面需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2、外用药物
对于局部红肿的轻度毛囊炎,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克林霉素凝胶等抗生素类外用药。真菌性毛囊炎需使用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涂抹前需清洁消毒皮肤,每日用药2-3次直至症状消退。
3、口服药物
若出现多发性毛囊炎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头孢呋辛酯片、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真菌感染严重者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用药期间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4、物理治疗
反复发作的顽固性毛囊炎可采用红蓝光照射、超短波等物理疗法,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细菌繁殖。激光治疗可破坏过度增生的毛囊结构,减少复发几率,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5、手术治疗
形成较大脓肿且波动感明显时,需由医生行手术切开引流,彻底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术后需定期换药,保持创面清洁,必要时配合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治疗期间应避免自行挤压丘疹或使用刺激性药膏,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血糖。若出现疖反复发作、淋巴结肿大或发热超过38.5℃等情况,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愈后需维持良好的皮肤护理习惯,贴身衣物定期消毒晾晒,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