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和结肠炎在发病部位、症状表现以及病因治疗等方面存在差异,通常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区分。
1、发病部位不同
直肠炎主要累及直肠,即距离肛门约15厘米的肠段。结肠炎则发生在结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两者的病变范围差异可通过肠镜或影像学检查明确。
2、症状表现不同
直肠炎患者常出现肛门坠胀、里急后重、直肠疼痛及黏液血便,排便后不适感可能减轻。结肠炎以腹痛、腹泻为主,疼痛多位于下腹或脐周,腹泻次数每日可达数次至十几次,严重时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3、病因及治疗差异
直肠炎多由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放射性损伤或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引起,治疗常采用局部用药,如美沙拉秦栓剂或氢化可的松灌肠液。结肠炎病因复杂,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口服美沙拉秦、泼尼松等药物,部分患者需生物制剂或手术干预。
日常应注意避免辛辣食物、酒精等刺激,急性期以低纤维饮食为主。若出现持续便血、腹痛加剧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完善肠镜和粪便检测,遵医嘱规范治疗以避免并发症。